中国股市迟早会把证监会惹怒!
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在网站发布了关于新投资者激增,全民炒股风险的问答内容。
其中,证监会强调,“提醒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要做足功课,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事实上,证监会提示股市风险的举措也并非首次。而在近一段时期,证监会也多次发布了提示风险的言论。
今年4月16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海出席了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在仪式上,他强调新入市的投资者要充分估计股市的风险。在此后的时间内,证监会也提示了股市的投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提示股市风险的同时,市场“去杠杆化”的行动也明显加快。
其中,以两融为例,继申万宏源等券商上调两融保证金后,近日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以及华泰证券等知名券商也开始进行大面积调整可抵充保证金证券的担保折算率。显然,这是市场加快“去杠杆化”的真实写照。
除此以外,鉴于近期备受关注的伞形信托,其扩大资金杠杆的行为也遭到了点名。就在近日,有政策提出,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对此,开展伞形信托的相关机构也及时作出了调整。
然而,鉴于券商开展伞形信托政策的收紧,却进一步影响到银行等相关机构。
显然,随着监管的进一步升级,不少银行也纷纷停止了伞形信托的配资业务,由此达到降低资金杠杆水平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券商两融规模已经突破1.8万亿的水平。但是,随着券商两融业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其规模的增长速度却逐步逼近券商两融的上限水平。
其中,根据两融的交易规则,单只标的证券的融资余额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市值的25%之时,交易所可在次一个交易日暂停其融资买入的操作。当其融资余额降低至20%以下时,交易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恢复其融资买入。
如今,在两融标的证券流通市值持续飙升的环境下,单只标的证券的融资余额对市场流通市值的占比却进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已有多只标的证券的融资盘超出了流通市值的15%乃至更高的水平,甚至逼近25%的敏感位置。换言之,在该占比持续提升的同时,也往往预示着市场拐点的到来。
回顾近两个月的市场表现,虽然期间股市“去杠杆化”的现象仍在持续上演。但这似乎并未给强悍的股市带来多大的阻力。
不可否认,针对本轮上涨行情,也确实出乎了市场的意料。而在市场一片质疑声中,股市已然突破了4500点整数关口。
换言之,自去年7月启动至今,A股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了120%!
另有数据显示,进入4月份,股民的入场步伐仍在加快。以最新一周的数据为例,即4月20日至4月24日,股市新开股票账户数为413.86万户,较前一周的325.71万户增长了27%。与此同时,截至目前,A股的股票账户数总量已经突破2亿户!
不过,在新增开户数迭创新高的同时,我们仍需考虑到一个因素,那就是“一人一户”的放开。
具体来看,自今年4月13日起,我国取消了自然人投资者开立A股账户的“一人一户”限制,允许自然人投资者根据实际需要开立多个沪、深A股账户及场内封闭式基金账户,上限为20个。
如此一来,确实给A股市场的新增账户数带来了极大的提振。
但从另一种角度看,自从“一人一户”放开之后,以新增开户数的数据来判断行情的顶底,其整体说服力却明显降低。
不过,从整体来看,当下新股民入市热情持续高涨,同时不少休眠账户也纷纷苏醒。于是,在此环境下,也给A股市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增流动性补充。
时下,对于A股而言,政策环境的变化无疑是最敏感的问题。因为,纵观历史,在A股市场中,一纸政策的威力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性。
显然,随着股市的进一步疯狂,政策环境的恶化或将对未来新增流动性的涌入热情产生较大的冲击。
笔者认为,证监会的接连表态,明显是对市场过度投机的行为表示警告。显然,当下的证监会想让股市“降降温”,并让A股逐渐实现从“疯牛”向“慢牛”行情的过渡。
退一步来说,假如在短期内,中国股市仍然保持较快的上涨节奏,则最终还是会把证监会惹怒。接下来,恐怕迎来的是证监会的“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