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 “保险+期货”为农业稳定供给探索新路径

9月1日,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在线上如期举行。在当日下午召开的“期货服务乡村振兴论坛”上,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保险+期货”已经成为期货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他表示,金融服务“三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市场化机制,通过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将资源配置到农村市场,用市场的力量将农村市场资源禀赋转化为生产要素,通过政策手段努力引导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流向农村市场,提升农村市场的“造血”能力,不断培育和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马文胜认为,中国期货市场已经编制了一张较完善的农产品风险管理网。目前,已上市20多个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覆盖了粮、棉、油、糖、禽蛋、生猪等,初步形成粮食、油脂油料、生鲜类、纺织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风险管理品种网络。他说:“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可以有效化解来自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现在,国内相关行业都在积极使用期货价格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白糖、棉花、豆油、豆粕、棕榈油、玉米等品种期货现货价格拟合度高,已成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定价基准和谈判参考,起到了促进资源配置的作用。”

据马文胜分析,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收入低,积累少,资本形成的路径不通畅,经济发展不高效。资本市场通过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保险+期货”专业帮扶为抓手,通过保障价格和收入,促进土地加速流转和规模化种植,规模化种植又有利于引入大型粮食贸易或加工企业开展订单农业,促进产业端的企业与种植户密切合作,稳定粮食供需关系。与此同时,因为风险可控,可借助险资或银行开展保单质押等融资支农业务。由此实现产融结合,保障贫困地区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经过几年的‘保险+期货’模式结合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发现,保险模式不仅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专业优势为农业和贫困地区精准‘造血’,助力实现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又可使中国农业的风险管理和精准脱贫实现增‘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期货专业培训和指导,改变了参保方原有的思维定式,注入了金融思想的‘活水’,提升了他们的金融知识和风险管理的意识与理念。”马文胜表示,“保险+期货”模式为中国农民的收入保障和农业的稳定供给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马文胜提出五个方面的发展建议:一是大力推动农产品场内期货、期权市场的建设。加强期货场内市场的建设,坚持农产品品种及工具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流动性和持仓规模;根据农产品现货集采方式的转变,及时推动品种合约规则的创新,符合农产品现货产业链的需求;鼓励期货服务“三农”,创新模式的探索推广;通过农产品特定品种国际化的机制,推动部分农产品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加强农产品场外市场的建设,构建多层次市场服务体系。通过仓单交易、基差交易、互换、场外期权登记与清算,构建服务“三农”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三是发挥期货经营机构作用,提升服务“三农”效果。期货经营机构在服务“三农”时,应着重以帮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及乡村人才振兴为方向;期货经营机构应利用综合衍生品业务服务优势,构建服务“三农”的新商业模式;期货经营机构大力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服务“三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举措。四是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期货市场能力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加强培训,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多元信息方式,培育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推动试点有效成功的服务“三农”模式,在全国推广。五是推动期货服务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的建设力度。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