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马文胜: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规模的井喷标志着业务模式被各方认可、逐步成熟。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这项业务已进入真正的商业化阶段。

据马文胜介绍,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刚设立的时候,大家都在摸索,主要业务方向是融资性业务。由于对现货市场不了解,出现了一些风险,使得期货公司真正思考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发展方向。

第二个阶段是试点服务模式,各家公司都有很多尝试。马文胜说,“比如合作套保、仓单融资、基差套利、场外期权、现货互换交易的尝试,不同公司在方向上有很大差异。这一阶段开始形成一些被市场认同的——特别是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例如保险加期货、基差服务、套利服务、合作套保服务等。”

经历前两个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商业化。马文胜认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已经被市场、实体企业认可,加上各方推动,部分模式已经商业化。“比如保险加期货,今年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上期所、大商所都在推广,预计郑商所很快也会公布支持政策。”

据介绍,除期货加保险外,新湖期货今年还开展了含权现货、含权贸易,服务于工业品大宗商品企业,场外业务比去年增长了30%。基差套利、定价、合作套保等以标准仓单为核心的衍生业务,业务量同比增长了一倍。上半年风险管理子公司收入、利润都有所增加。

“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一方面是与现货相结合,过去期货公司都是标准化的交易,现在通过子公司把风险管理服务落地。另一方面,通过场外把标准化合约交易转化为一对一定价服务,通过现货运作、场外运作把套期保值转化为风险管理服务。”马文胜称。

他还表示,风险管理子公司与期货公司业务形成互补。期货公司为实体提供通道、研究咨询和资管服务,子公司提供与现货结合的风险管理和定价服务,总体构成期货公司业务线,使得期货有了完整业务线为企业服务。子公司是风险管理中介机构,通过子公司把企业风险在市场上对冲。此外,通过子公司的现货、期货业务,直接帮客户管理从物流、定价到产品销售供应过程的风险问题。

 

----转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