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铁矿石反倾销案背后

核心提示: “目前已经有20多家矿山企业支持反倾销调查。我们现在也在为申请调查积极准备,一方面要与矿山企业进行沟通,看看后续会有多少企业参与进来,与此同时,还要为申诉做其他的准备工作。”7月27日,针对中国铁矿领域首例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作为发起方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信息咨询部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目前已经有20多家矿山企业支持反倾销调查。我们现在也在为申请调查积极准备,一方面要与矿山企业进行沟通,看看后续会有多少企业参与进来,与此同时,还要为申诉做其他的准备工作。”7月27日,针对中国铁矿领域首例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作为发起方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信息咨询部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此前一天,一条题为《国内大中型冶金矿山企业拟联合对进口铁矿石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以下简称《申请》)的消息在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一经挂出,立即引起行业广泛的关注。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这份《申请》中表示,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的进口铁矿石产品以低价销售的方式,对国内铁矿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铁矿石产业在低价的市场环境下,不仅产能急速下滑,更有大量企业因严重亏损关停。目前,国内90%新建矿山遭遇调整、延期和停滞。关停潮的背后还有行业投资规模的骤降:2015年和2016年1-5月,铁矿业民间投资分别为1181亿元、240亿元,同比下降21.4%、32.7%,下降幅度在全国各行业中排第一位。

对于作为申请人的“国内20余家大中型矿山企业”具体指哪些家,冶金矿山协会表示不方便披露,协会信息咨询部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我们还没有正式向商务部提交申请,何时提交还需要根据准备工作的进度来定。协会现在正积极与矿山企业磋商,争取更多矿山企业支持并作为反倾销调查申请企业参与进来。”

问及为何在此时拟发起反倾销调查,而不是此前数个月前铁矿石价格更低的时候,这位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国内矿山企业也很难预料矿石价格的走势,此前的价格低谷时,我们尚对价格回升怀有期待,如今依然在低位徘徊,鉴于这种情况,才提起反倾销。”

而对于最终何时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申请,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这要根据准备情况来定。协会正在与矿山企业进行积极接触,希望获得更多行业企业的支持。”

在《申请》中,作为行业组织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表示:“国际主流矿山大量、低价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存在明显的倾销行为,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内铁矿产业形成实质性损害,如果不及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将严重影响中国资源战略安全。”由此,国内20余家大中型矿山企业联合作为申请人,由协会代表国内铁矿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眼下,在黑色系产品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国内铁矿石行业的确举步维艰。不过,对于国内首次出现的这例铁矿石反倾销调查申请能否最终立案,专业人士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反倾销调查申诉的吴必轩律师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根据协会目前给出的信息,还不能判定相关出口国存在倾销的行为。再者,对于是否受理这一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会有通盘的考量,也就是说,相关行业的利益都在考量的范围内。”

为什么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

“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主流矿山采取低价销售、挤占市场的策略,以消化其持续增长的产能,扩大国际市场垄断地位,谋求更大的长远利益。”7月26日,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官网贴出的《申请》一文中如是说。

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6年,国内90%的新建矿山调整、延期和停滞,产能急速下滑。关停潮的背后是行业投资规模的骤降: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铁矿业民间投资分别为1504亿元、1181亿元、240亿元,同比增幅8.6%、-21.4%、-32.7%,下降幅度在全国各行业中排第一位,也是近10年来首次负增长。

不过,本土铁矿产能的萎缩,不代表需求的减少。事实上,作为全球铁矿需求量最高的国家,中国铁矿石用量一直处于高位。多年来,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4年进口铁矿石量9.33亿吨,同比增长14%;2015年进口9.53亿吨,同比增长2%,2016年1-5月份进口铁矿石4.12亿吨,同比增长9.15%。

作为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一直是全球、同样也是中国最主要的铁矿石来源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5月,从两国的铁矿进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比重由 2014年的77%,上升至2016年5月的83.24%。再将时间拉长来看,过去十五年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从2000年的34%提高到2015年的84%,并在2016年1~2月份达到86.7%的历史最高点。

2015年的矿价大跌,对所有矿业公司而言像是一场噩梦。去年12月7日,铁矿石现货价格首次跌破40美元/吨大关,刷新了10年来的最低纪录。根据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2014年初进口铁矿石(62%粉矿)到岸价格为133.11美元/吨,年末降至70.38美元/吨,2015年末进一步降至42.6美元 /吨,2016年 5月末价格为49.96美元/吨,从2014年初至2016年5月末,一共下降了83.15美元/吨,降幅达62.47%。

整个2016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依然在低位波动,尽管相较去年底有小幅上涨,但供应过剩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改变,根据相关资料,国际主流矿山的新增产能还将继续释放。

眼下的局面是,进口矿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断加大,同时国内铁矿规模萎缩加速,本土铁矿企业退出加剧。具体数字是: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5月末,规模以上矿山企业数量从3447个到3128个,再到2335个,仅今年5个月就退出793个。

伴随产量的下滑,铁矿企业的利润在持续亏损。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黑色金属采选业主营收入分别下降4.3%、20.7%和9.9%;利润同比下降23.9%、43.9%和10%。重点监测的大中型矿山企业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主营收入同比下降12.6%、33.1%和21.6%,利润同比下降38.1%、266.7%、25.92%。

首例行业反倾销成立否?

根据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表态,目前申请还没有递交商务部,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反倾销调查申诉的吴必轩律师告诉经济观察报,所谓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准备申请反倾销调查所需要的材料,这其中涉及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申诉方要证明自身有发起的权利,有资格代表国内产业。第二,申诉方要对申诉对象的贸易行为进行充分的举证和分析,包括对方进口到中国的情况,其在本土或第三国销售的情况等。再者是描述进口产品对于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对于申诉方所在的国内产业状况和所受影响要有所描述,包括数量和价格影响、产能、产量、开工率、利润等十几个指标。最后就是需要分析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吴必轩的介绍,向商务部递交申请之后,商务部从WTO规则、中国法律、上下游整体利益的角度考量,会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可行,即由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之后经历调查、初裁与终裁。

在此次协会发布的这一“公告”中,对于反倾销调查的理由给出了这样的描述:“中国市场是国际主流矿山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其80%以上的铁矿石产品出口到中国,且近两年数量不断增加,进口价格明显低于国内铁矿石产品生产成本。大量、低价进口,已经对国内铁矿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吴必轩分析说,构成反倾销的基本条件,不是依据进口国所在产业的生产成本,而是要看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的比照。“巴西的铁矿石出口到中国的价格,不能低于其正常价值——这通常是指在出口国本土市场的销售价格。如果巴西国内售价8块,卖到中国却是7块,这一块钱的差价就构成了倾销。”吴必轩说,“因此,进口的东西即使便宜,便宜到比我国内的生产成本还低,也不能因此判定构成倾销。巴西铁矿石低于中国铁矿石的生产成本,从法律角度看,不一定能够推断出存在倾销。”

吴必轩律师曾代理过原产于美、韩和欧盟的多晶硅等多起有重大影响的反倾销案件申诉。“说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市场,这一点没错,但这只是一方面。”吴必轩说,“在多晶硅的案子中,一方面强调中国是最大的多晶硅市场(全球占比近90%),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多晶硅企业作为后起之秀,在质量、技术、成本等方面丝毫不逊于国外厂商。国外厂商由于根本没有本土市场,所以即使亏本倾销也要卖到中国市场,否则生产出的产品就和石头一样毫无价值。这样一来,大量进口产品以倾销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打破了国内的供需平衡,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

吴必轩律师判断,这一次即便递交了申请,是否最终立案也是未知。“对于这样的资源型产品,商务部肯定要进行通盘的考虑,上下游产业的整体利益都要有所考量。”首先,作为国内的匮乏型资源,铁矿石需要进口。再者,对铁矿石下游的钢铁行业的影响也要考虑。众所周知,国内钢铁行业这几年正在低位运行,行业整体遇到了困境,对进口铁矿石原料征收反倾销税,意味着国内钢企生产成本的加大,钢铁行业的日子会更不好过。“通盘的利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强调的是,反倾销调查首先是在WTO规则和中国法律之下,要符合相关规则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先符合法律的基础,然后才能谈到其他。”

中国钢铁贸易领域里,相较于应诉,中国作为反倾销调查申诉方的情况相对较少,铁矿石行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更是首例。吴必轩说,“商务部如果立案,一定是经过了较为周全的衡量。目前来看,这一次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立案的可能性存疑。”

一直以来,相较几大主要进口国,国内铁矿石开采成本更高。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数据,其重点监测的大中型矿山企业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5月,铁精矿制造成本(加权平均)分别为417.93元/吨、349.08元/吨、312.94元/吨,尽管各矿业公司纷纷采取降本增效措施,降成本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资源禀赋的自然属性限制,成本依然无法与国外铁矿石巨头相比。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国内矿山的根本出路是降低自身成本,提高矿山开采效率,再者,从政府层面而言,可能需要对降低税负有所考虑。国内这一行业的税负比国外高很多,或许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李紫宸 喻婷 韩松 

矿业巨头开始增产!预示全球经济正从谷底回升?

2016年上半年,国际铁矿石市场出现了回暖:全球三家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业绩跳水之后,迎来了令人惊喜的表现。

最先发布二季度财报的淡水河谷在7月29日率先传来好消息:2016年第二季度,公司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23.83亿美元。整个上半年,尽管价格因素造成了净营收同比减少8.6亿美元,但得益于黑色金属业务的价格与销量的同步提升,以及成本和费用削减,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4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根据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近期陆续发布的第二季度生产报告,伴随着此前扩建产能的持续释放,预计未来半年以及下一个财年,三家公司的产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不过,这不代表铁矿石市场将就此迎来无忧的春天。事实上,基于下游钢铁市场的激烈动荡,整个黑色金属产业链依然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正如力拓CEO夏杰思在7月初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所言:“全球铁矿石行业,价格还将继续承压,并伴随很多波动。”

北京铁矿石交易所研究中心经理蔺志同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全球铁矿石供应过剩的局面,可能会随着中国钢铁产业去产能力度的加大、需求的放缓,以及铁矿供应商自身产能的持续释放,进一步强化。

共识是周期还没有结束。为应对尚未离去的寒冬,业务瘦身、架构调整、成本削减计划和行动在铁矿石巨头们的身上已经展开,未来,这些计划行动还将持续地进行。

谷底回升

濒临印度洋的澳洲大陆西部皮尔巴拉地区蕴藏着令全球羡慕的最大铁矿石资源,著名铁矿石原料供应商力拓的十五个大型铁矿,每天从这里出发,通过力拓自有的四个港口向世界的不同方向输送优质的铁矿石原料。

2016年上半年,这里的铁矿石开采和销量明显比去年同一时期的表现要强劲。根据7月19日力拓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生产报告,从1月到6月末,皮尔巴拉矿区产量为1.608亿吨(力拓占1.313亿吨),同比增长10%;其中,二季度产量为8090万吨(力拓占6630万吨),同比增长8%,该季度的销售甚至超出了生产,部分消减了第一季度的库存。

在这家公司上亿吨的铁矿石出货量中,高达40%以上通过中国东部沿海的港口流入到各大钢厂,成为钢铁生产的原料。

2015年,全球钢铁产能中,中国产能占比接近50%,这其中80%来自矿石炼钢;世界其他国家的产能中超过40%来自废钢(尤其是欧美国家环保控制极为严格),仅不足60%用自矿石。

今年6月初,力拓尚未正式履职的新任CEO夏杰思来到中国。在数天的紧凑行程里,他先后拜会了中国国资委主任肖亚庆、2016年B20(商业20国集团会议)主席兼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以及亚投行的高层。在同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的会面中,肖亚庆表示:“国资委鼓励中央企业与力拓这样的国际矿业集团开展长期互利合作”,力拓方面则表达了与部分中央企业大型合作项目的有关设想。“这是基于CEO快速、充分了解中国市场的考虑。”对于夏杰思的中国之行,力拓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约4.94亿吨,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长9.1%。中国对于进口铁矿石原料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强。换言之,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也在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相较2015年的低谷,价格也在同步回升。

中国市场的转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际巨头的销量提升和业绩表现。力拓之外,另外两家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也于近日分别发布了生产报告。

2016年第二季度,得益于卡车车队设备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以及两处扩展矿的达产,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达到8680万吨,较第一季度增加930万吨,其中卡拉加斯产量还创下第二季度产量新纪录。必和必拓2016财年(2015.7-2016.6)的运营报告则显示,2016年二季度产量为6450.8万吨,环比增加5%。

财报紧跟着生产报告发布。2016年7月29日,最先发布二季度财报的淡水河谷率先传来好消息:2016年第二季度,这家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企业实现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3.83亿美元,环比增长18.9%。整个上半年,净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8.6亿美元(主要由于销售价格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15.33亿美元),但实现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43.8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5.85亿美元实现较大增长幅度。

淡水河谷表示,这一增长主要来自黑色金属业务与基本金属业务,以及在成本和费用削减方面的努力。

增产预期

根据已经发布的第二季度生产报告,三大铁矿石巨头均对接下来的铁矿产量做出了预测。其中,淡水河谷2016年全年产量应在指导范围3.4-3.5亿吨的下限;力拓2016年运量目标为3.3亿吨,2017年产量目标在3.3亿至3.4亿吨之间;必和必拓预计2017财年西澳地区铁矿石产量2.65-2.75亿吨,比2016财年增加3%-7%。

扩产的幅度似乎“微小”,但依然引人注意。必和必拓方面表示,公司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进一步增强公司现有业务的挖潜能力,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产量。例如,通过最低限度的投资,逐步将西澳铁矿石的产能在2017财年提高4%。

中国钢铁产业最新出炉的数据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业绩向好保持着基本的一致。来自中钢协的统计:2016年上半年,钢材产量5.6亿吨,在去产能的严峻形势之下,较上一年同期依然实现增长1.1%。

“现在全球钢铁的产量基本稳定,唯一变量正在中国钢铁市场。”北京铁矿石交易所研究中心经理蔺志同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国之外,目前全球主要的钢铁生产地区是日本、韩国和欧洲,欧洲最主要是安赛乐米塔尔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其他生产商未成气候,日、韩的钢铁产量近年也一直保持稳定。”

在中国市场,今年从3月初到6月初,黑色系经历了一番罕见的暴涨暴跌,九十天的时间,钢价从上涨50%到下滑31%,震荡幅度超过80%,其后,进入7月,钢市再次出现一波上涨行情。相较去年一年的持续性走低,2016年上半年让国内乃至国际钢铁产业的参与者们感受到格外的欣喜,尽管这种欣喜当中夹带了对于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

蔺志同分析,三家国际矿业巨头都是上市公司,增产计划都要通过董事会和股东会,也需要兑现对投资者的诺言。不过最重要的是,几大铁矿巨头目前的现金成本非常低,可以做到每吨十六、七美元的现金成本。目前五十几美金的销售价格对它们依然富有利润空间。另外,眼下相对低价的现状对于铁矿石巨头而言虽然损大于利,但在客观上,持续的低价也造成了对全球范围内中小矿山的强大冲击,如澳大利亚、南非、伊朗、巴西的小矿山,在这种局面下已经很难增产甚至是生存。“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对于中国矿山产业的剧烈冲击。”蔺志同说。

蔺志同判断,之前经历了长达十几年高增长的中国钢铁产业,现在已经步入缓冲期,加上身处去产能的攻坚阶段,中国将要在3到5年内化解1至1.5亿吨过剩的钢铁产能,未来钢铁产量不会有大幅增长,国内对铁矿的进口需求趋势应该是下降的。在这种情况下,全球铁矿石主要供应商的生产计划还在稳步地推进,此前扩建的产能仍在不断释放,全球供过于求的形势将会逐渐积累。

7月初,力拓新任CEO夏杰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力拓开采的大多数主要原材料而言,供应仍超过需求。“我们应该清楚,所有大宗商品都出现了供应过剩,”夏杰思表示,“首个可能走出过剩的是铜,但其他大宗商品——铁矿石、煤炭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观点是,价格将继续承压,并伴随很多波动。”

必和必拓西澳铁矿资产总裁Edgar Basto则在今年3月的珀斯全球铁矿石及钢铁预测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未来几年,供给增幅将继续超过需求增幅。持续增加的低成本海运铁矿石供给将继续取代高成本供给,从而促使铁矿石成本曲线趋平。”

瘦身健体

7月27日,62%品位的干基粉铁矿到岸价格为58.41美元/吨,当月平均价格为56.27美元/吨,相比于上一年一度跌破40美元/吨的历史最低价,这一谷底之后的回升已经令人感到欣慰。

2015年对于铁矿业来说是极其难熬的一年,铁矿石价格一度跌至38美元/吨。从2014年初的133美元/吨到2015年底的42美元/吨,两年之内矿价连续遭遇腰斩。如果与2011年高点191.70美元/吨相比,铁矿石现货价格累计下跌了80%。进入2016年,伴随黑色系产品的整体波动,铁矿石的价格在上半年也起伏不定,中国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未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不确定”之下,巨头们除了释放产能、降低成本并举,也自觉加快了强身健体的步履。

6月30日,力拓宣布将其所持的布干维尔岛铜矿53.8%的股权转移给了一家独立受托机构。在此之前,3月份,力拓以6.2亿美元出售了位于澳大利亚的一处煤矿资产。更早的1月份,力拓以2.3亿美元出售了另一处煤矿资源。

此外,6月份,力拓还公布了新的全球组织架构和高管团队的调整。按照新任CEO夏杰思的说法:“力拓的战略没有改变,将继续致力于长寿命、低成本的一级资产。我也将继续做出对于股东来说是正确的决定,继续努力保持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股东回报。”

夏杰思表示,铁矿仍将是力拓重要的产品,有着非常好的利润率。“我们的成本足够低,皮尔巴拉的基础设施扩建项目也已经完成,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从铁矿资产挖掘最大价值。”

事实上,为应对寒冬,在2015年初力拓前掌门人山姆·威尔士就率领团队开启了大刀阔斧的重组瘦身计划,将原来5大部门精简成了4个,将煤炭业务打包合并给铜业务部门,铀矿业务划到钻石矿产部。同时,整个集团资本开支的计划目标不断压缩,裁员计划也在去年逐步实施。

整个2015年,力拓资本支出仅为47亿美元,比2014年减少了35亿美元(资本支出最高峰2012年为176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力拓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4%。

力拓不是寻求瘦身健体的孤独者。就在力拓宣布完成铜矿资产出售的同一天,全球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宣布,已经完成向以工银国际(中国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为主导的联合体出售3艘40万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的交易。

这不是淡水河谷出售的唯一一批货运船只。眼下公司正就出售其它船只进行谈判,与此同时,出售高达100亿美元非主营业务用以削减债务的计划也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被CEO Ferreira提及。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就出售多项非主营资产事项,淡水河谷还和美国的美盛公司以及银行机构展开了讨论,内容涉及出售全部或部分肥料业务,以及位于巴西的铜业务部分股权。

淡水河谷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这样的举动符合公司加强资产负债表、聚焦核心资产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