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风险管理,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期货业协会主办,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风险管理与期货公司转型发展” 论坛于2020年12月19日下午在上海举行,并同步线上直播。论坛围绕期货公司转型、期货品种工具、商业模式、期现联动、三农服务以及场外业务等方面展开,为大家阐述期货行业如何通过创新和协同内外部资源,积极转型发展,切实提升期货经营机构水平,将服务实体经济落到实处。

 

1.png

 

论坛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玉卫主持。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女士为分论坛致辞,她提到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市场剧烈波动,风险显著放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整体表现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增长。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业务不断创新,迅速发展,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显现。虽然受去年“中拓”事件影响,今年商品类标的成交量、持仓量均有所下降,但场外衍生品日渐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疫情期间,风险管理子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大胆创新,协助企业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在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方面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场外衍生品在丰富大类资产配置、提升财富管理效能方面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券商、私募等金融机构纷纷利用场外市场进行产品设计以及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交易能力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期货经营机构必然需要从传统经纪商向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衍生品综合服务商转型。

 

2.png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女士致辞

 

3.png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玉卫先生主持会议

 

随后的主题演讲环节,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先生为大家进行了“期货经营机构综合风险管理业务服务的打造”的主题分享。他指出,今年随着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开始变得多元化,整个期货市场规模和客户资产规模都快速增长。他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期货经营机构如何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职能为产业客户服务。对标当前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今年期货市场扩容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链价格的波动需要流动性良好的期货市场提供定价和风险对冲服务。当前无论是交易所的场内还是场外市场都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国期货市场也在逐渐走向国际化;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投资者更加专业;得利于这些变化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

他提到,期货经营机构开始转型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期货经营机构多元化的业务体系,以经纪业务为主业,叠加咨询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场外期权、远期互换、期现业务、国际业务。期货经营机构从以往的辅助角色转变成当前“因对象制宜”,形成了为实体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以两个延长、三个管理、一个融合、一个创新为核心,通过风险管理业务构建实体企业的护城河。让期货经营机构成为期货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研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期货经营机构在风险管理业务中的作用。在提供风险管理服务的同时,从市场结构和自身风险两方面进行风险要素分析,认真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从前、中、后台,结合公司各个层面,打造适应风险管理服务的期货经营机构组织架构。

 

4.png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先生作主题演讲

 

接着,浦发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刘长江先生以“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银行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服务”为主题进行了演讲。浦发银行坚持建设数字生态银行的理念,通过加载金融科技、量化交易等方式丰富交易策略和提升市场交易能力,不断加大加深市场参与力度,通过做市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为提升国内贵金属市场的影响力,建设多层次要素市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明显增大,产业客户针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管理也向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浦发银行来以“浦银避险”品牌为先导、依托金融科技为各类大宗商品产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避险、保值、增值服务。

刘总介绍到,今年面对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浦发银行通过线上金融服务等手段,为产业客户提供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方案规避了市场大幅震荡带来的市场风险,助力大宗商品行业的复工复产。未来,商业银行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服务将继续从融资向融智,努力打造“期货与现货互动、场内与场外互通、线上与线下互动、境内与境外互动”的服务实体经济新格局,从产品到策略全方位地服务大宗商品行业。

 

5.png

浦发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刘长江先生作主题分享

 

随后,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先生就“充分发挥大宗商品指数应用,提升大宗商品中国定价中心地位”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当前我国大宗商品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定价权是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核心,定价权的缺失使得我国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甚至遭遇破产危机、陷入短期经济困境等情况。虽然当前欧美的交易中心和咨询机构仍为国际主流,但国内期货交易中心及国内资讯公司正在迎头赶上。构建全球定价中心需要庞大的经济体量及产业支撑、完善的场内外监管体系、成熟且国际化的衍生品市场以及发达的现货市场。他认为,提升我国话语权,需要政府及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资讯机构及产业客户四方一起努力,始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为目标,各自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在不同的领域共同努力。

 

6.png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军红先生作主题演讲

 

紧接着,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农险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烈先生以“‘保险+期货’创新,服务三农发展,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提出“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使得保险公司承保大宗农产业的价格风险成为可能,价格风险是从成本保险过渡到收入保险的必经阶段。他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向大家讲解了太平洋保险在“保险+期货”创新领域的实践工作,综合运用保险和期货两种金融工具化解大宗农产业价格波动,维护农民种养利益,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希望在交易所项目试点、探索模式的基础上,各方主体可以各司其职,由点及面,稳步扩大相关试点,将“保险+期货”的模式发展为未来保障市场风险的主要模式。

 

7.png

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农险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烈先生作分享

 

最后,银河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杨青先生介绍了“风险管理子公司在场外业务的创新探索”。他认为,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存在的一定缺陷和不足。他分别从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三农以及服务金融机构三个方面介绍了场外业务的应用及创新。从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业务创新来看,在推进采取累购场外期权的同时,对于使用主力合约结算满足不了现货市场的实际需求,尝试使用非主力合约定价。对于类似棉花加工行业这种:货物标准性较好、产业有资金回笼速度要求的行业,通过场外衍生品+仓单质押融资+第三方现货流通管控的方式,为龙头企业提供货物保值增值。从服务三农的运用来看,从“价格险”到“收入险”、“基差收购”、“订单农业”等等模式,“保险+期货”业务逐渐成为期货公司及风险管理子公司提升产品设计能力、锤炼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从金融机构应用场外业务的角度来看,利用鲨鱼鳍、区间累计等奇异期权来对冲自身的结构化存款和理财产品风险,可显著降低自身的交易风险和基差风险。

 

8.png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青先生作主题演讲

 

最后的圆桌交流环节,由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清先生主持,邀请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大宗服务部总监鲍建平先生、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金融创新总部董事副总经理吴建华先生、上海纺织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皑先生、东证润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长远先生以及上海海通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同林先生五位嘉宾进行分享。大家分别就“上期所大宗服务平台的创新业务及未来发展规划”、“证券公司场外创新业务的布局及发展中心”、“企业经营过程中有效的风险管理理念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为企业降本增效,为企业健康经营保驾护航”“券商系分/子公司如何利用现货的大渠道、期现结合深入产业,实现期货公司转型升级”及“如何实现子公司与金融平台的协调及助力合作来推进期货公司的转型升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9.png

圆桌交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