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已变!新时代、新机遇下期货公司的发展与转型之路是→

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期货公司发展转型的可选择路径也越来越清晰。传统的经纪业务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期货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但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期货经营机构也要紧贴市场,提质增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体和国民经济为己任,抓住新时代赋予的新机遇,实现期货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从期货和衍生品法和《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对行业的定位以及赋予的功能来看,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在多项业务上深耕细作,至少可以形成“9+4”的业务方向,即期货公司可以从事经纪业务(含境外)、交易咨询业务、做市商业务、衍生品交易、资产管理、IB业务、代销业务、期货自营、期货保证金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公司可以从事基差贸易业务、合作套保业务、仓储物流业务、仓单服务业务。

经纪业务是基础,IB、代销业务是中介型业务的重要助力

传统经纪业务自行业初创至今一直是期货经营机构的核心利润来源。特别是在2013年第一批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获批成立前,期货公司能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抓手较少,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基本上是以推动经纪业务发展为导向。当下,传统经纪业务依然是大多数期货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经纪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期货公司在推动创新业务发展的过程更有赖于大量的、更多元的客户群来实践并优化,这在过去十年间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经纪业务客户群体依然是期货公司发展的底层基础,只有通过多元化市场参与者的检验,才能形成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可行性业务模式。

相比传统的经纪业务,目前通过特定品种发展的国际经纪业务难度和要求会更高。国际业务本身有利于期货公司客户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有利于国内期货市场定价权更加国际化。从目前期货公司的情况看,整体国际业务规模依然较小,发展空间很大。今后可能开展的境内期货公司代理境内客户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境外业务,将拓宽国内客户的投资渠道,形成衍生品全球配置的格局。目前实践中一些“走出去”的期货公司在境外业务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蓝本,未来境外业务将大有可为。摆在期货公司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形成一套发展国际业务的整体思路。

IB业务和代销业务仍是具有巨大拓展空间的中介型业务。IB业务是近年来期货公司推动经纪业务发展的重要外部触手,IB业务为期货行业规模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助力。随着大类资产配置的兴起,绝对收益资产管理需求的增加,IB业务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代销业务在当前期货公司的发展中尚处于启蒙阶段,这本身也是“牌照型”业务,但代销业务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中介型业务。期货公司相比于公募基金等机构的直销模式更具有网点优势。通过期货公司,机构可以借力将产品延伸至更“基层”。相比于市场上第三方销售平台,期货公司更具有专业特征和客户黏度特性。特别是对于期货类产品的销售,期货公司的营销更具有客户针对性。在大资管时代快速发展阶段,期货公司通过代销业务的发展,快速提升员工对产品的认识与了解,将员工自身期货的专业性和对产品理解的专业性相结合,不断提升产品销售的管理能力。

交易咨询业务提升期货公司服务经济的研究价值

期货公司的投资咨询业务向交易咨询业务转变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随着期货市场参与者专业度的不断提升,期货公司传统的研究资讯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弱化了期货公司服务客户的黏性,导致期货公司的研究人员“理论能力”大于“实践能力”。期货公司形成不了对研究员的有效激励体系,沉淀不了高素质人才,研究人员大多数难以逾越“高质量”的门槛。交易咨询业务将推动期货公司的研究人员更加直面市场需求,形成更加明晰的优胜劣汰评价界限,提质增优。此外,近年来,期货经营机构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研究型人才,并从中培育出了大量的交易型人才。有了自营业务和资管业务后,期货经营机构研究型人才更易于内部转化,进一步打通并研究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投研结合体系。总体看,交易咨询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会更清晰地展示期货公司的研究能力,形成期货公司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差异性。一些期货公司可基于此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

交易型业务推动期货公司转型

交易型业务可能是未来期货公司之间最重要的竞争场所,是期货公司实力与专业最直接的体现。交易型业务大体可覆盖做市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

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期货市场中品种合约的一致性特征也逐渐发生改变。市场对于单品种的时间维度价格差异性的理解和参与越来越深。这就需要改变以往市场中固定合约活跃特征,需要合约连续性更强。做市业务在这方面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相比于期货,场内期权价格活跃的持续性需求更强。标的期货品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后,极度虚值和极度实值场内期权变得越发不活跃,给参与者带来了较大困扰,“有价无市”的局面需要做市商能够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从这一点来看,做市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在服务做市业务方面,期货公司需要有更大的技术投入和专业能力。而做市业务与市场参与本身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更有利于期货市场合约和场内期权的连续性,这对于彰显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的功能是有力的提升。

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打开了期货公司的新发展路径,更易于形成期货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竞争。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相比于交易咨询业务,能更加直接地体现期货公司的投研能力,是期货公司品牌塑造的重要抓手。未来在这方面,期货公司的竞争可能会非常激烈。在资产管理与自营业务发展驱动下,各期货公司将更加注重人才储备,加大研发投入,对于高素质人才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相比海外发达经济体的大型机构,当前我国期货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还比较小,自营业务尚待启动。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投资属性还处在一个熟悉的过程中,绝对收益的理念还在建立中。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变化对资本市场形成的结构性影响,期货市场也将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关注领域。未来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发展方向较为明确,市场也会产生一批转型为以交易为主的期货公司,凸显期货行业“资产配置”职能。

衍生品交易是服务实体的个性化价值体现

利用场外衍生品实现服务实体和机构,更容易满足实体的个性化需求。产业参与衍生品市场往往遇到自身专业度不高、简单的期货或期权难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困境。根据自身对市场的分析,机构投资者需要更为复杂的品种组合。而期货公司提供的衍生品交易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期货公司再通过自身的专业性利用场内或者场外的方式实现对冲。特别是在当下实体企业从制造、贸易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的过程中,多样化定价是增强其客户黏性、降低自身风险裸露的重要手段。其背后就是要有科学的定价和专业的对冲能力。提供场外衍生品服务能够彰显期货公司自身专业设计能力,并实现个性化服务,这对于增强与客户的黏度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近年来,“保险+期货”已经成为期货行业服务三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经过八年实践与优化,“保险+期货”的理念已经深入基层,得到了广泛认可。基层政府参与“保险+期货”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保险+期货”从行业政策性支持逐步走向商业化,未来可拓展空间依然非常大。随着更多期货品种的上市,未来“保险+期货”服务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展,服务品种所涉及的产业链会更长,包括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产业链下游加工企业,以及产业链上游的种子、化肥企业等更多的主体也会加入其中,优化农业产业的结构,形成新的农业发展生态,对于我国保障农业安全、实现农业自主至关重要。

期货保证金融资业务彰显期货行业的金融属性

期货行业由于自身具有杠杆性,市场参与者通过保证金有效控制履约风险。这种风险可以归纳为履约的信用风险。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集合期货公司与客户间长期合作形成的信用评估,保证金模式下所控制的信用风险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信用或者质押来替代,这也使期货公司更具有金融属性。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期货保证金融资业务的拓展进一步贴近服务实体,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甚至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同时这也对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货公司需要加大研究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力度,建立有效的风险和信用评估体系,满足企业通过信用或者质押的方式获得保证金融资。同时,期货公司在为企业提供保证金融资的同时,还需要打通自身的融资渠道,建立通畅的流动性渠道,形成企业或者机构融资的高效运转。

参与型业务提升期货公司及其风险子公司服务实体的能力

根据《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剥离了衍生品业务和做市业务后,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更加贴近于现货,包括基差贸易、合作套保、仓储物流、仓单服务等。

基差贸易既是风险管理公司主动型业务,也可以与合作套保集合形成服务实体的被动型业务。基差定价越来越成为大宗商品市场化的定价模式,但大宗商品市场依然有大量的现货定价方式,现货定价与期货定价“双轨制”给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以及市场上做期现套利的机构、贸易商提供了机会,形成了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新的盈利点。此外,大量的现货企业面临上下游不同的定价方式,产生了基差风险,同时大量的企业仍面临时间周期上的现货头寸风险。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向市场报价,满足企业对冲基差风险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参考价差报价来调整其现货定价。除了基差贸易外,一些现货端甚至主动引入或者被动面对含权贸易。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同样可以根据企业含权贸易的头寸风险提供包含期权、基差的报价服务,以满足企业稳健经营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大型贸易企业不断加大仓储物流的布局,将贸易业务的模式转变为以仓储物流为载体的服务型模式。例如,为客户提供异地换货、差异性品种换货等服务。这种模式既有利于被服务客户提升物流效率,又降低了物流成本。而这背后需要仓储物流企业对存货有合理的风险对冲能力,以降低存货价格波动风险。当下一些期货公司也开始尝试布局仓储物流,不过对于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而言,需要把握的是在仓储物流上应该体现的核心价值服务。风险管理公司可以积极利用期货交易所交割库以及交易所的场外平台降低市场对仓库的信用担忧,通过仓单保证货权的安全性。有实力的期货子公司通过参与大宗商品仓库的建设与管理,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提升仓单的信用信任来承接企业货权的风险,形成新的服务模式。

总体来看,在期货和衍生品法以及《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框架下,期货行业有了更多发展方向的选择,期货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从同质性竞争转向差异性竞争。低门槛竞争领域难以支持期货公司的持续性发展,但经纪业务会为创新型业务发展提供基础。期货公司需要集合行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布局,服务实体、服务国民经济。此外,此前由创新业务支撑经纪业务模式向经纪业务服务创新业务模式的转变中,期货公司自身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风险控制体系包含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客户保证金风险管理外,还要注意资管和自营的风控、现货业务端的现货风险、做市业务技术风险等,以及这些风险集合的总体风控能力,这要求期货公司加大管理能力以及各部门专业能力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期货公司的整体管理越发立体化,较之前的管理体系更加复杂和专业。但这种管理上的差异性也将成为期货公司之间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区别。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就要求期货行业的建设要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属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意味着期货公司要提升服务质量,精细化服务内容,优化自身建设。期货公司要长远布局,定位清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作者单位:新湖期货)